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26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试卷第6页,总7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
2.战国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他主张
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要依法治国
C.由圣人掌握国家权力
D.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3.“亭长(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宋·冯必大《咏史》)诗中认为刘邦击败项羽的原因是(  )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废除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C.废除秦朝暴政,与民修养 D.郡国并行之举
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黑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试卷第2页,总7页
5.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五经”的流传
6.古代中国居民大规模迁移有两个方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
C.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D.引发了民族矛盾和斗争
7.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载,前秦统治者苻坚曾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当时统治“东南一隅”的政权是
A.孙吴
B.西晋
C.东晋
D.刘宋
8.“或许因为他(唐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他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A.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B.“选其(突厥)酋长,使人宿卫”
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D.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
9.《古今画鉴》在描述下图时写道:“太宗坐步辇上……曲眉丰颊,神采如生……后有赞普使者,服小团华衣,及一从者。”该图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唐王朝与吐蕃和亲
B.唐太宗大破东突厥
C.新罗使者来唐朝见
D.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10.(唐)开元以来,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易。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刺史尽属之。故节度使多兼按察、安
试卷第6页,总7页
抚、度支诸使,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此地方政制上一大变化最终引发
A.安史之乱
B.甘露之变
C.玄武门之变
D.开元盛世
11.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12.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权
B.完善中央官制
C.决策更加科学
D.提高行政效率
13.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14.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下列相关的论证合理的是
A.诗歌的出现与繁荣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诗歌是适应市民需要的市井文化
C.诗歌的繁荣与唐朝科举制的实行有密切关系
D.诗歌是最能表达情感的文学形式
15.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 B.热爱和平的态度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爱国忧民的情怀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