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考生注意: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测试(三)
历史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要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要用黑色水笔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要自己保存好,以方便试卷评讲课更好开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 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母欲置微子启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小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出现
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
A.军功爵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皇帝制
3.汉武帝时期,政府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收回并禁止诸侯国铸钱。上述措施有利于
A.强化皇权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商人崛起 D.形成藩镇割据
4.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 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B.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C.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5.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无论贫富,只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降低了做官标准 D.确保了选官制度的公平
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 的是
A.三司使 B.节度使 C.通判 D.转运使
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8.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地方督抚 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这表明清代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内阁被军机处完全取代
C.皇帝直接管理地方 D.军机处拥有政务决策权
9.“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B.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D. 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10.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