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 ) A. 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B.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 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A.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B. 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C. 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制度 D. 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 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 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 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 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4.《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写道:“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 “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C. “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D. “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分属不同文明类型 5.《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可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 ) A.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B. 民族工业缺少技术优势 C. 战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 D. 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 6.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