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认识时间-人教新课标2014.doc


小学 一年级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9 KB

手机浏览
1/5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认识时间-人教新课标2014.doc
文档介绍:
“认识时间”教学实录
    教材简析:
    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小时与60分钟的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并已会认读整时与半时,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所以本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使学****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乘法,所以学生在认写分针所指的大刻度的时刻,可能会有些困难,教学时要予以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1小时=60分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学会两种记录时刻的方法。理解1小时=60分钟。
    教学难点: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教学设想:
    1.激趣导入。复****旧知。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课伊始,教师用一个谜语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势复****旧知,为学****新知做好了铺垫。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巧妙地引导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发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在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同时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对口令游戏,帮助学生来记忆这一知识,为准确、熟练地认读时间奠定基础。
    3.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拨表的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拨出喜欢的时刻,还要说出这个时刻在干什么?这样既能检验学生认读时间的情况,还能建立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动的课件演示能直观、有效地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小时=60分钟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不想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将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这个老故事,把两个小动物请到钟面上,通过课件的生动演示,赋予了1小时=60分钟的新内涵,使教学重点在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
    4.拓展延伸。强化新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将服务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和坐车回家的情境,学生将带着成功的喜悦和丰硕的收获,自觉地将本课新知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旧知
    1.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老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我来说,你们猜一猜吧!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