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68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1
课时作业8 自由落体运动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B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解析:伽利略之前的科学踯躅于泥途荒滩,伽利略创立了一套科学方法后,近代科学的大门从此打开,此后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的基础,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可谓,大师辈出,经典如云.
2.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和乙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A )
A.两球同时落地 B.甲球先落地
C.乙球先落地 D.无法确定
解析: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3.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利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利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4.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所示,甲握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测得乙的反应时间约为( B )
2
A.2.0 s B.0.30 s
C.0.10 s D.0.04 s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x=gt2得,反应时间t=,将x=(60.00-20.00) cm=0.40 m, g=9.8 m/s2,代入得,t= s≈0.30 s,故选项B正确.
5.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调节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 D )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 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 m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解析:由于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时间差为0.1 s,因此两滴水落到盘子的时间差必须不小于0.1 s,则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h=gt2=0.05 m.它与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无关.因为不管人耳距水龙头多近或多远,时间差都由水滴落到盘子的时间差决定.当听到n次声音时,事实上的时间间隔为(n-1)次,则h=g2,g=.
二、多项选择题
6.从某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 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C )
3
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