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 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 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答案】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题干信息知,本届大会期间,北京时间为2016年8月21日-25日。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A对;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的时间为秋季,主要在10月份附近,B错;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北京比首尔纬度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比首尔小,C错;大会期间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京位于华盛顿东面,同时纬度较华盛顿高,此期间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D错。答案选A。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为中国、韩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并不是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A错;三个国家均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B对;三个国家均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C错;中国的南部沿海有暖流经过,D错。答案选B。
考点:地球公转的意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判断。
【名师点睛】从题干中读取时间信息,从图表中读取纬度和所在时区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效提取信息、综合分析信息,调用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图2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答案】3.A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读图,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显示该日20时空气质量指数非常高,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再根据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来判断,北京此时受冷锋影响,若暖气团较为干燥,北京会出现大风扬尘天气,空气污染加剧,A对;东海海域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风浪小,B错;低压天气系统中,Q强度最强,C错;Q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冷锋锋前位置,可能出现降水,D错。答案选A。
考点:天气系统判读。
【名师点睛】从左上角图中读取北京20日的空气指数,是前提。判读海平面等压线图时,读图中的海陆轮廓、等压线数值、等压线弯曲状况及锋线所在位置,结合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题目解答。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图3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