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9.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81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9.doc
文档介绍: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4分)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
4.(4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4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如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4分)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 B.
C. D.
11.(4分)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
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