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课时1 沁园春·长沙(1)
(30分钟 100分)
练****目标:
基础
达标
品鉴诗歌的语言
素养
突破
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鉴诗歌语言之方法:
①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分析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题组一 基础通关(3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念奴娇·昆仑【注】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一九三五年十月
【注】本词是***在1935年10月登上岷山峰项,远望青海一带苍莽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当时中央红军即将走完长征的最后一段行程,到达陕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A.词中的昆仑山雪多,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但是千百万年来没有谁对此做过评判。
B.下阕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展示了词人改造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勃勃雄心。
C.此词借“昆仑”喻指帝国主义,词人抒发了改造旧世界、消灭帝国主义的壮志豪情。
D.全词气势恢宏、想象奇特、感情奔放、风格豪迈,具有宋代豪放派词风的深厚底蕴。
2.词的开头三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给人以怎样的艺术感受?(20分)
答:
题组二 悦读时间(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①在***人的记忆里,主席永远穿着洗得很干净的旧灰布制服、布鞋,戴一顶灰布八角帽。他的伟岸的身形,明净的额,温和的目光,热情的声音,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散步时的大道边。主席生活在群众中间,生活在同志们中间。主席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人们是熟悉的,理解的。人们怀着无限信任和爱戴,团聚在他的周围,一步不能离开,一步不曾离开!如今,主席穿起了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
②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这时,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
③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径直走去。
④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⑤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⑥主席的这个动作,给全体在场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它像是表达了一种思维的过程,做出了断然的决定;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