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9 读书:目的与前提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掌握解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把握文章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的方法:
①审清题干,宏观把握;
②仔细阅读,做好勾画;
③理清结构,梳理文脉;
④圈定范围,筛选整合。
题组一 基础通关(30分)
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5分)( )
A.当记者们驱车来到新校区,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的大楼拔地而起,耸立在江边时,不由得啧啧赞叹:这里的教育发展真不简单,简直令人赏心悦目。
B.现在的译文没有一个标准,一个译者翻译成一个样子,叫读者莫衷一是。
C.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她想一想,你就会同情她的处境,不会对她这样求全责备了。
D.《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续书大多是狗尾续貂之作,艺术成就根本无法与原著相提并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5分)( )
A.厂家管理上有漏洞,不止一家名酒厂没丢过上万商标,而非法印制名优商标的个体户也趁机推波助澜。
B.据介绍,中国电信推出了“九州夜话”业务试行两年来,用户普遍反映良好。
C.参加展出的杰出设计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具有节能观念的作品使观众深受好评。
D.通过制定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中国银行也将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
题组二 悦读时间(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读书的四种境界
万宏辉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
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乃第二境也。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第三境也。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乃第四境也。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