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 1.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通过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揭示了行星演变的关系。48Ca和44Ca具有( ) A. 相同的质量数 B. 不同的质子数 C. 相同的中子数 D. 相同的电子数 2.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机身大量使用铝锂合金材料。这是利用了铝锂合金性质中的( ) A 高强度、低密度 B. 高强度、导热性 C. 低密度、导电性 D. 导电性、导热性 3.下列过程中,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 ***化钾熔融 B. 碳酸钠溶于水 C. 碘升华 D. 晶体硅熔融 4.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 浓硫酸 B. NaOH C. NaCl D. NH4Cl 5.有机化学反应一般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反应比较复杂 B. 产率较高 C. 副产物较多 D. 反应速率较慢 6.下列固体中经充分加热分解,无固体残留的是( ) A. NH4HCO3 B. NaHCO3 C. Al(OH)3 D. CaCO3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非极性键 B. 是直线形分子 C. 属于极性分子 D. 结构式为C=O=O 8.下列变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是( ) A. 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B. 蔗糖遇浓硫酸变黑 C. 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反应 D. 加热时铜与浓硫酸反应 9.海水提溴的过程不包括( ) A. 浓缩 B. 氧化 C. 提取 D. 灼烧 10.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H2S+O2→SO2 B. SO2+H2O→H2SO3 C. S+O2→SO3 D. SO3+H2O→H2SO4 11.侯氏制碱法中,使NH4Cl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 ) A. 通入二氧化碳 B. 冷却 C. 通入氨气 D. 加入研细的食盐 12.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OHCCH2CH2CHO B. CH3CH2OCH2CH2OH C. CH3CH=CHCOOH D. HOCH2CH=CHCH2OH 13.醇脱水得到烯烃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 A. 浓氢溴酸,加热 B. NaOH/H2O,加热 C. 浓硫酸,加热 D. NaOH/C2H5OH,加热 14.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吸热反应 B. 在常压下进行 C. 在沸腾炉中进行 D.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15.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N2电子式为 B. N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 N3-的质子数是20 D. 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16.重量法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 A. 未作恒重操作 B. 硫酸铜部分分解 C. 硫酸铜晶体未完全失水 D. 坩埚放空气中冷却 17.铝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现①的转化,可通入过量CO2 B. 实现②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溶液 C. 实现③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溶液 D. 实现④的转化,可通入过量NH3 18.H2(g)和I2(g)、H2(g)和I2(s)以及HI(g)的能量高低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1molH2(g)和1molI2(g)的能量总和高于2molHI(g)的能量 B. I2(g)→I2(s)+QkJ(Q>0) C. H2(g)+I2(g)→2HI(g)+9.3kJ D. H2(g)+I2(s)→2HI(g)+53.0kJ 19.如图所示,具支试管内壁用水湿润后,放入铁粉、碳粉,导管插入到红墨水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具支试管底部发热 B. 负极电极反应式:Fe-2e-=Fe2+ C. 反应结束后,最终导管内液面下降 D. 正极电极反应式:2H2O+O2+4e-=4OH- 20.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H+、Na+、Al3+、Br- 、HCO3- 、SO42- 和NO3- ,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分别取样,①测得该溶液的pH=1;②滴加适量***水,溶液变为橙色;③滴加过量 Ba(OH)2溶液,有沉淀生成。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 一定含有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