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版
12.(2014年高考真题·北京卷T·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图8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答案】D
【解析】该题与2013年北京高考文综第13题的命题形式类似,旨在利用时空概念考查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该题图中的“韩”“赵”“魏”可知该题涉及的时限是战国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图8中是①、②、③、④分别为战国时期燕国、齐国、秦国、楚国的统治区域;而《春秋》为春秋鲁国孔子所著,所以A项错误;《孟子》为战国时期 邹国(今山东邹县) 的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B项被排除;《荀子》为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著作,由此排除C项;《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所以D项符合题意要求。该题答案为D。
【考点】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
【难度系数】0.55-0.41
13.(2014年高考真题·北京卷T·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答案】B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了中外文化,所给时限“公元97年”“东汉”“大秦”。 该题中的“大秦”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春秋繁露》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所著,《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的著作。“日心说”是由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牛顿17世纪(1687年)的科研成果,所以A、C、D三项与题意不符;《九章算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成就,罗马法是古罗马即大秦的成就,故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所以该题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近代世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
【难度系数】0.70-0.56
14.(2014年高考真题·北京卷T·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了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唐末五代以来,由于藩镇割据,朝代更替频繁,致使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该题的限制语有“中央集权”“宋初”,而题中的“为扭转这一局面”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即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题中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施行将兵法为王安石变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