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2-附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9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2-附答案.docx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 7
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至夷洲,这是文献中有关大陆与台湾交通的最早记录。这一年应处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2.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3.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4.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D.甲乙丙丁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 / 7
5.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兴建洛阳城、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6.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转谏为谀也。”李贽的评论( )
A.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B.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
C.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 D.歌颂了太宗的英明
7.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8.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子,巨谓妻曰:“贫乏不供母,子又分母之食,无盍(何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9.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10.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1.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程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3 / 7
A
B
C
D
12.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6次”、“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唐蕃和亲 D.唐著会盟
二、非选择题
13.女皇帝的故事
故事一 武则天个性和行为有时却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