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02-附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02-附答案.docx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 6
第六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初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视孙中山为“犯上作乱者”。但是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也变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列强的侵略扩张 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清廷的***加剧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2.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上书清政府,组建“皇族内阁” B.成立兴中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开展革命运动,领导武昌起义
3.如果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程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那么它们应该是( )
A.1894年 1905年 1911年 B.1905年 1911年 1916年
C.1911年 1913年 1923年 D.1911年 1917年 1924年
4.《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5.“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6.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 / 6
7.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吁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出来的,于法有据。”该论证旨在说明( )
A.袁世凯依法担任大皇帝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8.日本胁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要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其主要目标是( )
A.强化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B.加强对俄国的军事力量
C.吞并东北,并作为扩大侵华战争的基地 D.建立伪满洲国
9.“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