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析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5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1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魏、蜀、吴三国中,吴国的都城位于今(  )
A.河南中牟        B.湖北襄阳
C.江苏南京   D.四川成都
2.东晋时期,把持政权并享有特殊社会地位的阶层是(  )
A.庶族地主   B.士族地主  
C.军队将领   D.少数民族贵族
3.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客观原因是(  )
A.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 
B.劳动力大量增加 
C.人民的辛勤劳动 
D.具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4.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迁徙到边疆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各少数民族已全部封建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5.北魏时期,为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将都城迁到(  )
A.平城    B.长安
C.开封   D.洛阳
6.读下表,表中的内容反映出十六国时期(  )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匈奴

鲜卑


















西













西

A.大部分政权由少数民族建立
B.汉族政权在割据政权中占主体地位
C.所有的政权都处在黄河流域
D.大江南北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2
7.据《三国志·吴志》载,孙吴政权,“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这种现象反映出(  )
A.吴在三国中力量最强
B.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C.吴国统治者腐朽无能
D.大族豪强是吴政权的基础
8.下表展示的是西晋部分权贵的做法,由表中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人物
做法
太傅
何曾
“性豪奢,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
卫尉
石崇
“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
外戚
王恺
用麦糖洗锅,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
A.西晋时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B.西晋时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西晋的统治集团***堕落
D.西晋人民安居乐业
9.以下是部分史籍对西晋太康年间社会状况的记述,这些记述表明当时(  )
史籍
记述内容
《晋书·食货志》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全晋文》
“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
《晋书·地理志》
太康元年,全国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
《三国志·魏书·陈群传》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
太康三年国家“户有三百七十七万”
A.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发展
B.统治者大力推广重农抑商的政策
C.内迁少数民族不断增多
D.土地兼并的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
10.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一线南北郡数统计表
全国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