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析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7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1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汉代实行察举制,该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由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 
B.官员选拔权完全由中央垄断
C.门第高低是选官的依据
D.道德高尚是推荐的唯一标准
2.下列选官制度,相对来说较为公平公正的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汉武帝创立了中外朝制度,是为了解决(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汉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4.以下是唐代中央中枢行政机构构成示意图。图中空缺的是(  )
A.中朝    B.外朝
C.皇帝   D.政事堂
5.魏晋时期实行的租调制,政府征收粮和绢帛主要按(  )
A.实际控制的土地     B.门第
C.人口          D.户
6.唐代从租庸调制向两税法的转变反映出(  )
A.封建剥削的日益加强
B.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
C.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 
D.从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
7.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2
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8.“汉魏以下,州郡县官得就地自辟僚佐,后魏、北齐多由吏部选授,隋确立制度,全国任何小官,任用权都操在吏部。”选官方式的变化反映出(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政治制度的发展缺乏延续性
C.官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吏部已成为核心的决策部门
9.古代中国某项制度的实施,“适应了普通地主势力发展的需要,对于封建政治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该制度是(  )
A.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C.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D.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10.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朝廷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11.583年,隋文帝下令“罢天下诸郡”,以“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改东汉末年以来地方行政的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制,又并省了许多州县。其做法(  )
A.进一步强化了监察制度
B.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克服了集权体制的弊端
D.保障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12.唐代,“三省常合在一个政事堂内议事,并没有三个机关分立的样子”。唐朝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宰相互相牵制以加强皇权
B.便于皇帝监督以制约相权
C.提高行政效率并避免决策失误
D.节省政府开支以减轻人民负担
13.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都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