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1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据史书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了1亿,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导致“人***炸”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 B.经济繁荣
C.科技发达 D.移民增加
2.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喇嘛
3.当乾隆皇帝看到英国使团所进呈的礼物贡单中将马戛尔尼称作“钦差”后,特意下令将“钦差”统统改作“贡差”“敬差”。乾隆帝的这一做法表明他( )
A.对英国的使臣极度不尊重
B.坚持传统的华夷秩序观念
C.非常在意英国使团的贡品
D.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4.研究下表,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主题是( )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政府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3
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5.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中指出:“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无法承载日益过剩的人口,以致康乾盛世还没有落下帷幕,酝酿已久的社会危机便爆发开来。”这里的“社会危机”主要是指( )
A.对外贸易出现巨大逆差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西方殖民者威胁清朝统治
D.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6.下图显示:鸦片战争前,中国某沿海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是( )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2
A.上海
B.宁波
C.香港
D.广州
7.奏折是清朝特有的只有部分官员享有的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与前朝在政府内部公开的奏章不同,其内容在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奏折的重要机构。奏折制度的出现( )
A.有效杜绝了皇权的旁落
B.保障了全体官员上递奏折的权利
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D.有利于皇帝掌握信息的控制权
8.雍正时,军机处在职军机大臣始终没有超过三人,其下所设的军机章京也一直维持在十人左右。乾隆时,政务繁忙,于是扩大了军机大臣人数,一度有十人。这突出反映军机处的特点是( )
A.机构健全
B.保密性强
C.精干高效
D.职能转变
9.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
A.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B.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C.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D.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10.我国古代皇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制度上的皇权,这个皇权就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其本质特点就是专制;另一个是人事上的皇权,即具体的皇帝的个人权力,这个意义上的皇权是相对的。据此推知,“康乾盛世”时期 ( )
A.制度上皇权加强,人事上皇权削弱
B.制度上皇权削弱,人事上皇权加强
C.制度上和人事上皇权都不断加强
D.制度上和人事上皇权都不断削弱
11.《清史稿·洪亮吉传》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