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6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doc
文档介绍:
单元检测八
一、选择题
1.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
科目
内容
社会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原因近果、抗救方案
国语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算术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
音乐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A.教育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
B.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
C.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
D.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
2.下列宣言的发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  )
A.国共合作抗日即将实现
B.国民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C.第五次反“围剿”全面失利
D.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
3.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  )
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 B.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局部抗战期间 D.全面抗战期间
4.针对日军实行的“以战养战”,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沦陷区人民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同时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掠夺资源的部署,还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这主要体现了(  )
A.相持阶段对敌斗争的残酷复杂
B.党的群众路线与统一战线策略
C.沦陷区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日本侵华方针政策的阴险狠毒
5.有学者认为,国民党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
A.中共的导向作用是抗战胜利之源
B.国共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主体力量
C.国民政府的抗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D.国际社会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6.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 B.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D.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7.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8.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如此界定抗日战争(  )
A.意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有利于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
C.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
D.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
9.当照片中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另一场击溃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束。“另一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下面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兵力对比表。据该表可知,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占据优势开始于(  )
时间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
1946年7月
127万人
430万人
1948年8月
280万人
365万人
1948年11月
300万人
290万人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胜利后
11.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2.如表为1938~1947年国统区的物价指数变化表。导致表中物价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指数
1938
100.00
1940
403.10
1942
3 489.30
1944
243 902.50
1945
119 580.40
1946
226 186.12
1947
835 287.30
A.社会动荡影响商业贸易
B.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失去民心
C.战乱连绵破坏经济发展
D.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020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材料一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6年12月***作《祭黄帝陵》文
材料二 敌人见狡猾惯伎已不生效,乃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