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5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1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1945年10月,***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进行谈判是为了 (  )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2.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漱溟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3.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要求全军全党首先要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
A.战略反攻  B.主力决战
C.解放南京  D.会师会宁
4.吉林省蛟河县保安村的粮食总产量统计表
时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产量
约240担
约380担
约490担
读上表,该村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生产运动使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B.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5. 1948年9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人民解放军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为此,“准备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之所以做出这些决议是基于(  )
A.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力量很小
B.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C.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D.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6.下表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
苏北
淮阴、淮安、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2
阶段
兵团
宝应、高邮
第二
阶段
三个
纵队
海州、
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
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8.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国共产党谈判的总体原则,即通过谈判使“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表明蒋介石(  )
A.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B.满足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
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 
D.借口中国共产党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
9.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会晤***,提出了谈判的原则是“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这一原则的实质是(  )
A.欺骗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
B.承认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C.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D.引诱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10.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5年,他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B.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11.1947年12月16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发表陈毅的《反攻形势》诗:“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南天民变羽书急,准备审判蒋独裁。”这说明了(  )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已成定局
B.国民政府在政治上陷入孤立
C.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3
D.民主政府成立的条件成熟
12.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