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1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厦门之战中,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其中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 )
A.兵役体制落后 B.***问题较为严重
C.军备废弛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
2.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晚清士大夫多称之为( )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3.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由此可知,魏源建议( )
A.严禁民间设厂 B.发展资本主义
C.发展近代工业 D.鼓励海外贸易
5.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明定国是”诏书 D.《海国图志》
6.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7.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辜鸿铭说:“窃谓中国自咸同以来……内虚外感,纷至迭乘,如一丛病之躯,几难着手。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效。”材料中的“时髦”指的是( )
A.巩固清朝的统治 B.兴办团练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2
C.学****西方的技艺 D.学****西方的政治
8.据1895年5月15日《申报》记载,台湾军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他们的行动( )
A.顺应了时代主题 B.引发收回利权运动
C.保卫了国家统一 D.加速民主革命进程
9.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 )
A.实现各国利益均衡 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
C.平息列强在华矛盾 D.扩大美国在华利益
10.“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900年5月,军机大臣赵舒翘等人在密奏中提出:“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