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新(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题(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3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新(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题(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宋教仁曾言道:“窃以为世界有永远纪念之日三:一为美之(1776年)七月四号;一为法之(1789年)七月十四号;一即我中华民国之十月十号是也。”其用意在于
A.抨击专制皇权 B.推行总统共和 C .宣传民族独立 D.实现民主自由
2.清末的白话文报刊中,由辛亥革命党人所办者占相当比例。比如,由林獬创办的《中国白话报》,由秋瑾创办的《白话》杂志,由吴樾创办的《直隶白话报》,由安徽革命党人创办的《安徽白话报》等,皆属比较著名者。这类报刊
A.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 B.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C.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D.主要介绍西方文学
3.“中国共和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拓我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材料反映出
A.政党斗争导致军阀混战 B.辛亥革命推动民主化进程
C.下层民众积极参与政治 D.革命派和立宪派斗争不断
4.孙中山讲:“现在是民国,是以民为主的,国家的大事人人都可以过问。这就是把国家变成大公司,人人都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公司内无论什么事,大家都有权去管理。这便是民权主义的精义。”这反映了孙中山
A.具有现代企业思想 B.学****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C.具有直接民主倾向 D.主张社会精英治理国家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强不断向西方学****探索救国之路。回答下列小题
5.严复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其目的是
A.倡导社会变革 B.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与外国人进行商业竞争 D.适应外国侵略中国的社会现实
6.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
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
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迫害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D.受西方侵华战争的冲击

7.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8.一部历史小说中写道:“下午六时十五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海陆军代表等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受任典礼。”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9.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这是因为
A.辛亥革命没有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帝国主义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
11.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