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
C.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重点发展煤炭、钢铁、水泥、机械等重工业。日本的意图是( )
A.在东北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
C.将东北变成日本的原料产地 D.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
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编制的《初中国文甲编》中,选录了《光芒万丈的台儿庄》、《张自忠将军传略》、《壮哉空军烈士阎海文》,《固安一农妇》等,还选取岳飞《五岳祠盟记》、《左宝贵死难记》等作品和传记。这些文章的选录有助于( )
A.培养军人勇于牺牲的气节 B.鼓励学生涌跃参军抗战
C.增强民众团结御敌的意志 D.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盛大入城仪式时,***命令:“入城部队必须经过东郊民巷。”这一“命令” ( )
A.昭示着反帝反封建取得了完全胜利 B.旨在树立中国政府的反帝形象
C.反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D.表明我党否定列强特权的立场
5、有学者认为,国民党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
A.中共的导向作用是抗战胜利之源 B.国共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主体力量
C.国民政府的抗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D.国际社会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6、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 )
A.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 B.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
C.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 D.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7、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各界纷纷成立义勇军,如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义勇军、复旦大学义勇军、邮电义勇军、上海市商会义勇军、童子军团义勇军、华侨义勇军等。这说明( )
A.东北抗战得到全国大力支持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自发性
C.上海各界配合政府抗日救国 D.时局的变化影响民众集体行为
8、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即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中国想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及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B.得到世界人民广泛的支持
C.得到日本国内民众的支持 D.促进了殖民地人民运动兴起
9、1947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政府成立“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授权其根据“需要”征集所有的人力、财力和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