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择性必修一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选择性必修一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六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据有关地方志记载,自明弘治至清康熙170多年间,江苏松江府上海县东门陆氏“其聚族所居,从未有他姓窜入”。嘉庆、道光时期的文人张海珊也曾论及:“今者强宗大姓所在多有,山东西、江左右,以及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说明
A.宗族聚居呈现出北盛于南的格局 B.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被承袭
C.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构成了威胁 D.政府主导了乡村秩序的重建
2.唐代规定两京及州县郭(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其它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即里正、坊正、村正,以司督察,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工作。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拓展了地方的制度管理
C.维护了地方秩序的稳定 D.具有了地方自治的性质
3.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满足自身的需求后,几乎没有剩余。皇权在乡土社会中无法靠其统治,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乡土社会对皇权来说不具有吸引力,而乡土社会中的皇权,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这说明古代中国
A.农业性社会不会建立横暴权力 B.小农经济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经济基础影响政治形态 D.封建国家赋税难以保障
4.族田义庄是属于某一宗族共有的土地,其设立的目的是通过经济权力维护宗法关系,其济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也兼具慈善性质。材料说明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 B.确立了古代社会保障体系
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政府统治 D.阻碍了封建农耕经济发展
5.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A.重视基层治理 B.弘扬程朱理学 C.注重民族团结 D.破坏乡村自治
6.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
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 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7.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反映了古代国家不仅有统治和控制的功能,也有为民众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的功能。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施救济民间为主,政府为辅 ②宋朝以后宗族内的救助活动兴起
③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 ④古代社会救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些规定
A.旨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B.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
C.旨在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D.反映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
9.1942年12月,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指出:“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英国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