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下学期补差提优 高一地理阶段检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均设定了人口“天花板”。北京在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控制在2 300万以内,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 500万以内。如图为“2013~2016年北京和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北京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资源短缺 B. 矿产资源枯竭 C. 土地资源紧张 D. 生物资源减少 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及原因是( ) A. 逐渐增加交通拥堵加重 B. 逐渐减少房地产调控加强 C. 先增加后减少产业结构调整 D. 先减少后增加环境质量恶化 下图为2018年我国四个一线城市常住人口统计示意图。据此完下面问题 图中四城市 A. 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B. 上海人口迁出量最大 C. 广州人口增长速度变快 D. 深圳人口增长率最大 造成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产业结构 B. 人口政策 C. 医疗水平 D. 气候差异 2018年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北京老龄化有所提升 B. 上海劳动力缺口加大 C. 广州区域中心地位增强 D. 深圳城市等级提高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巴西人口分布() A. 平原多,高原少 B. 北方多,南方少 C. 东南多,西北少 D. 内陆多,沿海少 对巴西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经济 最佳人口规模是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类有富足的生活时所到达的人口数,如图为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据图回答小题。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B. 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 C.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D. 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图中反映了() A. 实线表示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B. 虚线表示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C. 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上升 D. 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状况。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空城指数”进入前五。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较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空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A. 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 提高城市就业率 C. 城市化水平降低 D. 企业用工成本提高 春节期我国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 A. 经济 B. 社会文化 C. 政策 D. 科技 读“我国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回下列小题: 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地形 ②纬度 ③降水 ④河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图中甲、乙两地人口都很稠密。与甲地相比,乙地人口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水路交通方便 B. 水源充足 C. 陆路交通方便 D. 地形平坦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 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 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C. 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 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 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 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 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