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七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54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七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乾安七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七次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完成1—2题。
1.造成西藏与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A.地形、气候 B.地形、矿产 C.植被、水源 D.植被、土壤
2.下列措施中,可以合理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C.提高科技水平 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资源 D.土壤
4.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
河南省剩余劳动力赴外省市就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五个省市。2011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就业人数出现拐点,省内就业人数首次高于省外就业人数。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本省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沿海产业向内地迁移 ②农民工年龄偏高
③内地就业环境有所改善 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   )
A.使河南省的老龄化进程加快 B.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C.减缓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D.缓解河南省农村人口与土地的压力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7—8题。
7.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8.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B.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C.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D.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沿街商铺是指在街道两侧布局的、供消费者购物的商铺,以零售为主。自1950年以来,特别是到2000年前全国各大城市沿街服装、鞋帽、家电等传统店铺众多,生意红火。近年来,城市沿街两侧的传统店铺数量锐减,纷纷转让、闭店,有的已彻底消失,而药店、水果店和各种餐饮店等新兴店铺急剧增多。下图为2020年后我国某城市某段街道商铺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2000年前全国各大城市沿街传统商铺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通达度高 B.商品来源较广 C.临街空房较多 D.工业发展较快
10.近年来,城市沿街传统店铺锐减,纷纷转让、闭店,甚至消失,主要是由于(   )
A.货源短缺 B.街道拓宽 C.交通拥堵 D.电商崛起
11.近年来城市沿街新兴店铺急剧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减少 B.这些产品应用时效性较强
C.老幼人口消费需求明显增多 D.商业投资经营成本降低
香港名导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以香港的大厦为背景,讲述了迷离在那个钢筋、水泥森林中平常人最普通、最无奈,也最真实的心态。随着城市的发展,香港市政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高楼林立,让人迷乱。但影片中的重庆森林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森林,可以自由呼吸的森林。据此,完成12—13题。
12.电影中呈现的“水泥森林”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随着“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可能出现(   )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
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完成下面14—15题。
14.关于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外来资本的投入推动乡村半城市化的发展
C.乡村工业化不是半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D.半城市化地区大多是政府规划形成的
15.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