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历史、道德与法治合卷。历史试卷为第1至4页,共60分;道德与法治试卷为第5至8页,共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题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 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本试卷道德与法治部分鼓励创造性思维,增设创意分2分。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A. 北京人的发现 B. 半坡遗址发掘 C. 青铜工艺成就 D. 铁制农具出现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A. 吴国 B. 西晋 C. 东晋 D. 南朝 3. 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 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 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 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A. 首次思想文化高峰出现 B. 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C. 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 D. 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5. “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明清时期 6. 20世纪初,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仍以忠君和尊孔为……大幅度增加西方教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当时中国教育 A. 开始出现新式学校 B. 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 C. 掀起尊孔复古思潮 D. 举起民主、科学旗帜 7. “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8.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宣言书”“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C.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升战略威慑力量 9.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A. 邱少云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10. 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 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11. 下图所示局面的形成,开始于 A. 首个自治区成立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人 12. 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九大 13. 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14. 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奧秘有 A. 国王地位与权力 B. 人类的法制传统 C. 阿拉伯数字起源 D. 罗马帝国的强盛 15. 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A. 南亚次大陆 B. 意大利半岛 C. 希腊马其顿 D. 阿拉伯半岛 16. “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基本社会单位”指的是 A. 基督教会 B. 西欧庄园 C. 自由城市 D. 垄断组织 17. “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