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6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获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我省海西州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了8世纪左右(唐中期)的2000余件文物(如下图)。有些文物的材质、纹饰、工艺中体现出青藏高原、中原地区和中亚、波斯等区域的多重风格。在出土的丝织物中发现有葡萄纹,在墓葬中还发现了葡萄籽。这些文物说明,青海都兰 A. 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一个节点 B. 当时处于西域都护府的管辖之下 C.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汇中心 D. 是中亚国家到达长安的唯一关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唐代陆上丝绸之路上,青海都兰是一个重镇,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 A项正确;青海都兰当时受吐蕃管辖,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是中亚国家到达长安的唯一关口,说的太绝对,排除D项。选A项。 2. 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认识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中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图片中,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的农业工具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使用的工具是骨耜,C项正确;铁农具是在春秋时期出现,排除A项;耧车是汉代时期出现,排除B项;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排除D项。故选C项。 3. 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体现秦始皇“地方治理”政治理想的制度是 A 行省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三司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否定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B项正确;行省制始于元朝,排除A项;西周盛行分封制,排除C项;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排除D项。故选B项。 4. 从《史记》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宋书》记载的“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与北方有关的是 A. 安定的社会环境 B. 优越的气候条件 C. 有效的经济措施 D. 大量南迁的劳动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由于战乱等因素,人口大规模向南迁移,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D项正确;安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有效的经济措施,均是南方具有的有利条件,不是北方的影响,排除ABC三项。选D项。 5. 下图是哪一历史时期形势图 A.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五代十国(后周时期) D. 金南宋西夏并立时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图中有后周和辽,后周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政权,C项正确;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有秦国和赵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蜀汉和曹魏,金南宋西夏并立时期金已经取代辽,排除ABD三项。选C项。 6.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货币大体经历了“实物→贝币→金属币→纸币”的演进历史,数字货币正在成为当前和未来货币发展的新趋势。北宋前期,随着商贸繁荣出现了 A. 贝币 B. 交子 C. 五铢钱 D. 圆形方孔钱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货币需求量增长,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项正确;贝币是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原始货币,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五铢钱早出现在西汉至隋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圆形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 “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最要紧的一个战争。”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宝贵 D. 邓世昌 【答案】D 【解析】 【详解】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由材料“(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可知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相关,而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故选D项;林则徐是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左宝贵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排除BC。故选D项。 8. 1905年《时报》刊文评价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革千年沉痼之积弊……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是指 A. 废除科举制度 B. 废除八股和武举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