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5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河北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河北省重点中学期末考试
生物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右图表示让自然状态下的紫花豌豆植株和白花豌豆植株进行杂交(正交)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豌豆植株作父本,紫花豌豆植株作母本
B.紫花豌豆植株只需要进行一次套袋处理
C.将收获到的豌豆粒种植后所得植株只有一种花色
D.右图所示实验的结果与反交实验的相同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存在不同的表现型
C.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D.隐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通常表现为隐性性状
3.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性状的是
①有芒×有芒→300株有芒②有芒×有芒→215株有芒和70株无芒
③有芒×无芒→325株有芒④有芒×无芒→101株有芒和97株无芒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属于“演绎”过程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含有基因D的配子与含有基因d的配子结合产生F1,F1又会产生两种配子
C.F1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1:1
D.F1可以产生两种数量相同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已知下列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各控制一对性状,则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6.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花腋生对花顶生为显性,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两株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即3/8高茎花腋生、1/8矮茎花顶生、3/8高茎花顶生、1/8矮茎花腋生。亲本的杂交组合是
A.高茎花腋生×高茎花腋生 B.矮茎花腋生×矮茎花顶生
C.高茎花腋生×高茎花顶生 D.矮茎花腋生×矮茎花腋生
7.下图是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部分细胞分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③细胞的分裂方式可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周期中
B.图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
C.图③细胞中含2个四分体
D.由图④细胞可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
8.下列关于联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
B.联会形成的四分体中没有非姐妹染色单体
C.联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D.形态不同的两条染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联会
9.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2N)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按照时间先后,图中四个时期的正确排序是甲→乙→丙→丁
B.d表示染色单体,丁时期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C.b表示细胞核DNA,乙时期中的核DNA数目比甲时期多一倍的原因是DNA复制
D.丙时期的细胞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1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后再融合
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C.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能会合在一起
D.受精作用使子代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1.下图为红绿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I-1和Ⅱ-3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B.Ⅱ-5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1
C.I-1和I-2再生育一个儿子患病的概率是1/4
D.理论上Ⅰ-1和Ⅰ-2生育患病男孩和患病女孩的概率相等
1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该实验中的“细菌转化”指的是S型细菌和R型细菌相互转化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特征来判断细菌是否发生转化的
D.将S型细菌的DNA用DNA酶处理后,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13.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下列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