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制石器 B. 司母戊鼎 C. 蹴鞠铜镜 D. 青花扁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属于青铜文明时期,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因此B项正确;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特征,A项排除;蹴鞠铜镜是宋朝时期手工业的代表,C项排除;青花扁壶是明代制瓷业发展的代表,D项排除。故选B。 2. 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 A. 秉笔直书 B. 评价人物 C. 以史为鉴 D. 涵养德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述往事,思来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所谓“述往事,思来者”是指借鉴历史,由此可知他的治史理念是以史为鉴,故选C; “述往事”明显是体现了以史为鉴,不是秉笔直书,排除A; “述往事”明显是体现了以史为鉴,不是评价人物,排除B; “述往事”明显是体现了以史为鉴,不是涵养德行,排除D。 3.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 A. 舟楫千里一一大运河文化展 B. 天府之国一一都江堰文化展 C. 千秋功业一一明长城文化展 D. 交通大国一一宋航海文化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河千载通南”“货通南北利四方”是对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描述,因此A项正确;材料与都江堰、长城及航海无关,BCD项排除。故选A。 4. 南宋《数书九章》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 对外交往的频繁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活字印刷的出现 D. 数学理论的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体现的是当时的数学以应用型数学为主,反映的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与对外交往及活体字印刷术的出现无关,AC项排除;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论总结,D项排除。故选B。 5. 以下最能体现明朝“和为贵”外交理念的史实是( ) A. 朱元璋称帝 B. 李自成起义 C. 戚继光抗倭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以宣扬国威为主,属于和平对外交往,因此D项正确;朱元璋称帝属于王朝更迭,A项排除;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代表,B选项排除;戚继光抗倭属于抵抗外来侵略,C项排除。故选D。 6.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故选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外国侵略势力尚未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此时外国侵略势力已经深入长江中下游,排除CD。 7.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 创建福建、广东、南洋等海军 D. 由李鸿章等官员发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或者观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A项正确;BCD项均属于历史史实,排除。故选A。 8. ***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 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 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具有不彻底性,所以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故选D;辛亥革命也有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排除A;五四运动爆发时清王朝已经被辛亥革命所推翻,排除B;五四运动中没有发动武装起义,排除C。 9. 上海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