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他建议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建议和活动的指导思想来自于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指导的,A项正确;儒家提倡“仁”与“礼”,排除B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C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 2.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 A. 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 建立了对新疆有效的管辖 C. 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 实现了同西域的联系往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实现了同西域的联系往来,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排除A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没有建立了对新疆有效的管辖,题干体现的是联系往来,而不是管辖,排除B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没有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题干体现的是联系往来,而不是民族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 3. 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下面一幅PPT,选出一条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A. 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 B. 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C. 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D. 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中国的***、指南针等传入阿拉伯和欧洲,阿拉伯、欧洲、南亚等地科技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可见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是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有中国技术的向外传播,还有其他国家技术传入中国的信息,表述片面,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的信息,且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不平等的统治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4.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C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排除A项;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百日维新曾对帝国主义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5.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成为时尚。学校开始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学者们还编写了许多白话书信,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白话文逐渐普及。这一过程反映出 A. 新道德战胜了旧的封建礼教 B. 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 C. 民主与科学改变了黑暗政治 D. 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反映出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新道德战胜了旧的封建礼教,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民主与科学改变了黑暗政治,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