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花狂发现,陕酉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集体群居 B. 采集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型牛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其生活方式是农耕定居,C项正确;“集体群居”“采集渔猎”是旧石器时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排除AB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 2.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A 沿用禅让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建立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天下后,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C项正确;秦朝实行世袭制而非禅让制,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ABD项。故选C项。 3.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A. 八王之乱 B. 安史之乱 C. 官吏冗余 D. 宦官专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节度使……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可知,节度使有很大的自主权,随着实力的增强,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最终演变为叛乱,唐朝节度使实力的膨胀,就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B项正确;唐朝时出现节度使,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吏冗余”“宦官专权”方面的信息,排除CD项。故选B项。 4. 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人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这主要是因为清朝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实行“闭关锁国” C. 大兴“文字狱” D. 实行文化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时的清朝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外之间的交往,即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该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的对外政策,其他三项均是对内政策,排除ACD项。故选B项。 5. 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派远征军入侵中国,A项正确;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BCD项。故选A项。 6.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