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襄阳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面文本框的内容摘自《历史襄阳》。横线上应该填入的人物是 钟灵毓秀 名人辈出 浪漫赋祖、悲秋骚人之宋玉 龙腾白水、奠基东汉之刘秀 千古名相、三分天下之____ 田园诗祖、文坛奇葩之孟浩然 A. 诸葛亮 B. 徐庶 C. 皮日休 D. 米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千古明相指的诸葛亮,正因他对刘备的辅助,才避免了刘备被曹操剿灭的危险,正因他的谋划,刘备、孙权结成联盟,并通过赤壁之战,打败曹操,才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A项正确;徐庶与诸葛亮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其未担任宰相,排除B项;皮日休是唐朝诗人,排除C项;米芾是宋代词人,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称赞汉武帝雄才大略。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创立皇帝制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科举制 D. 废除丞相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A项是秦王嬴政的措施,排除A项;实行科举制与隋朝有关,排除C项;D项是朱元璋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3. 鉴真东渡,带去了中国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这说明了鉴真东渡( ) A. 推动了朝鲜民族汉化 B.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C. 促进了中华民族交融 D. 缓和了中日民族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鉴真东渡,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可知,鉴真东渡,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而且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B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而非朝鲜,排除A项;材料鉴真东渡日本,而非中华民族交融,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日友好,而非民族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B项。 4. 百度关键词“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搜索出的结果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C项正确;唐朝、宋朝是由汉族建立,排除AB项;清朝由少数民族建立,但疆域不及元朝,排除D项。故选C项。 5. 明朝李时珍历经27年编写的《本草纲目》,其内容总结了我国古代( ) A. 医药学成就 B. 数学成就 C. 农学成就 D. 天文学成就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项正确;《本草纲目》与数学、农学、天文学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 鸦片曾是“旧中国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陈独秀 D. 左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B项正确;陈化成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排除A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排除C项;左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牺牲的爱国将领,排除D项。故选B项。 7. “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因“觉醒”而开始的爱国运动是(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西安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事件是戊戌变法。甲午战后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民族觉醒。C项正确;AB项都是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前,排除;西安事变发生在甲午战争后,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8. “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符合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七七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广大青年前赴后继……中国青年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表述的史实是1919年5 月4 日,北京3 000 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的五四运动,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比较开明的政府官员掀起的运动,与题干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