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西省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50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山西省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docx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的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用+RN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B.新型冠状病毒比腺病毒(一种双链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C.+RNA中的嘌呤数可能等于嘧啶数
D.+R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 与 b B. Y 与 Y C. M 与 m D. n 与 n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联会时期
D.四分体时期
4.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产生
了一个基因型为AB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 B. Ab、aB、ab
C.AB、AB、AB D. AB、ab、ab
5.中心法则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A.复制、翻译、转录 B.复制、转录、翻译
C.转录、翻译、复制 D.翻译、复制、转录
6.下列有关遗传学上的密码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就是一个密码子
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就是一个密码子
C.密码子有61种,对应的反密码子也有61种
D.一种密码子能编码多种氨基酸
7.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母均正常,但都有色育弟弟,问他们生下色盲男孩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0
8.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 要分离DNA和RNA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9.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⑤⑨和③⑦⑤ B.②⑥⑨和③⑦⑩
C.①⑤⑨和④⑧⑩ C.②⑥⑨和④⑧⑩
10.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
B.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了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11.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对某个体进行测交,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
A AaBBRR B. aaBBRr C. AaBbrr D. AABbRR
12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①连续自交、②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连续自交3次,F3中Aa的比例是1/8
B.②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2中Aa的比例是1/4
C.①连续自交n次,A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D.②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A的基因频率不变
13. 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2:1
B.2:3:1
C.4:4:1
D.1:2:1
1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 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
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A.0 B. 1/8 C.1/16 D.1/32
15.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7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F2灰鼠有3种基因型
C.F2黑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
D.F2黑色小鼠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9
16.进行正常分裂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有
A.一条X染色体 B.两条X染色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