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泰州市二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 “周人以西方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可得出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确立了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在尧舜禹的远古时代,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始皇颁布的措施,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 春秋后期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再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成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其余三项都是春秋之后的朝代,排除BCD项。故选A项。 3.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发展小农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A项正确;繁荣思想文化与“推恩令”不符,排除B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权力,排除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小农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4. 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时间轴再结合所学,581年到907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唐朝末年,统治***,农民起义不断发生。907年,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故阶段③是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了南北,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实行对外政策,与世界各国交流频繁,科技、艺术方面都有很大建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项正确;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对应④,是宋元时期,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应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对应①,是秦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5. 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造纸术的推广 B. 印刷术的革新 C. 对外往来密切 D. 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可得出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可以重复使用,便利了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魏晋南北朝得到进一步推广,排除A项;对外往来密切、文化交流频繁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6. 宋代经济较前代发达,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下列描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城市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 B.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城成为丰饶粮仓 C. 广州、泉州造船业世界领先 D. 河北定窑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西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瓷都,D项说法错误,D项符合题意;A项是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B项是农业发展的表现;C项是手工业兴盛的表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7.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A. 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 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C.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