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云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26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云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尧和舜 C. 黄帝和蚩尤 D. 炎帝和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对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炎帝教人民种植农作物,后人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A符合题意;尧以禅让制的形式传位给舜,故BD均不符合题意;蚩尤被黄帝打败,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2.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
A.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 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
C. 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 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由汉滇王金印可以印证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了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这枚金印见证了西南地区接受中央政权统治的史实,故B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汉代中央和云南的关系,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 )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故B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宋朝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反映了宋朝( )
A. 民族关系融洽 B.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C. 海外贸易繁荣 D. 江南经济飞跃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材料反映了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选项C符合题意;商港、商船与民族关系内容不符,A排除;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B排除;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与“江南经济飞跃发展”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C。
5.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A项符合题意;B项是十口通商,排除;C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D项不涉及割地和通商,排除。故选A。
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领导人是( )
A. 陈胜 B. 李自成 C. 黄巢 D. 洪秀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故D符合题意;陈胜是秦朝起义领袖,李自成是明朝起义领袖,黄巢是唐朝起义领袖,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7.《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
A. 虎门销烟 B. 公车上书 C. 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