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牡丹江、鸡西地区 朝鲜族中学 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联合体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2分,共50分) 1. 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A. 王国问题解决 B. 多元文化形成 C. 统一局面巩固 D. 疆域面积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文字的主要作用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王国问题的解决和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有关,A项排除;“书同文字”的政策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B项排除;材料与疆域面积扩大无关,D项排除。故选C。 2.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 ) A. 北击匈奴 B. 建立刺史制度 C. 建立郡国 D. 实行“推恩令”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A项正确;建立刺史制度是管理地方官员,排除B项;建立郡国是西汉初期,排除C项;实行“推恩令”是分割王国势力来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3.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 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 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 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可知,科举制强化了奋斗的价值精神,A项正确;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录取人才,没有限制世家子弟,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体现对读书人品德的考察,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文化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4. 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 A. 先进的生产技术 B. 繁荣的中外交流 C. 和睦的民族关系 D. 多彩的文学艺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这反映出当时中外贸易往来繁荣,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唐朝的技术方面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民族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文学艺术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5.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可知,宋代的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人口,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市已遍布城内各处、坊与市已没有区别,排除BD项。故选C项。 6. 朱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 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 B. 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C. 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 D. 皇帝集中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认为宰相威胁了皇权,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集中皇帝的权力,他下令废除了丞相,D符合题意;这不属于继承前朝的制度,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具体措施,不是目的,B不符合题意;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这种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 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A. 大兴文字狱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建立厂卫制度 D. 推行闭关锁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看见之后,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查徐骏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