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05 语言表达-三年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人教版)(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1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05 语言表达-三年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人教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5 语言表达
(2021·青海中考真题)西宁北川学校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下图是调查数据柱状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
【答案】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此图是西宁北川学校调查部分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的。观察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图表右侧是关于物品及高空抛物杀伤力的展示;左侧是一个柱状图,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对垃圾分类非常了解的占调查人数的11%,了解的占58%,了解较少的占24%,不了解的占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2021·青海中考真题)家住湟水小区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
【答案】
要求:有称呼语,结合表格所举事例,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达到劝说目的。
示例:王阿姨,您好!高空抛物有很大的危险性,即使是一枚小小的鸡蛋,从18楼抛下,也能砸破人的头骨。高空抛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不仅不文明,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改掉高空抛物的陋********惯)吧!
【详解】
解答本题要结合表格所举事例,讲述高空抛物的危害,同时劝说要注意礼貌用语。示例:王阿姨,您好!您知道吗?从4楼抛下一颗30克的鸡蛋就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巴掌大的西瓜皮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您看高空抛物是不是很危险呀?从高空抛下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既不文明,还会给他人造***身伤害,让我们共同改掉高空抛物的坏****惯好吗?
(2021·青海中考真题)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青海新闻网 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为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据了解,全市102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3所学校和6所市属医院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截至目前,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6000个,其中“四分类”桶近2000个。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50组,发放干湿两分垃圾袋20万个,更新分类垃圾箱8000个。实现了回收、清运、分拣、再利用产业链,使生活垃圾处理高效运转,垃圾分类的效率明显提升。
(2020年10月29日,有删改)
【答案】
西宁市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
【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注意字数要求。根据“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分析,主体是:西宁市。事件: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据此概括为: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
(2021·北京中考真题)你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奋斗吧,青年!”主题演讲比赛,要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例证,请说明你的选择和理由。(100字左右)
【答案】
示例:我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虽身处残酷的战争环境,且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却始终保持奋斗的***,让自己拥有了充实而有价值的青春。他的事迹可以作为例证鼓励青年人努力奋斗,不负青春年华。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示例:我选《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他流落荒岛,在绝境面前不悲观、绝望。他凭借自己的智慧、折不屈不饶的精神,在荒岛生存了二十八年。他善于劳动,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他的事迹可以燃起青年的奋斗***,他的精神可以赋予青年无限的力量,在大好的青春年华,奋斗不止!
(2021·河北中考真题)下面是河北省园博园中的四块广告牌,请从中选出一则你最喜欢的公益广告词,并说明理由。
我选_______中的广告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甲:用词典雅,而且押韵,富有文化气息,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示例二: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示例三: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