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9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1年本溪铁岭辽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取缔dì 哺育bǔ 狭隘 ài 目不窥园 kuī
B. 先驱qū 船浆jiǎng 霎时 shà 钻木取火 zuān
C. 澄澈chéng 旅行lǚ 戈壁 gē 风靡一时mí
D. 枢纽niǔ 恬静tián 濒率 pín 器宇轩昂 xuān
【答案】A
【解析】
【详解】B.船浆——船桨;
C.风靡一时(mí)——mǐ;
D.濒率——频率;
故选A。
2.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50多年来,屠呦呦带领团队 ,让***举世闻名,面对荣誉,屠呦呦 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矢志研究***的深层机制。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方能 。有识之士希望继屠呦呦之后,中医药人才能够 ,群峰竞起。
A. 攻坚克难 始终如一 永葆青春 一脉相承
B. 攻坚克难 一如既往 历久弥新 薪火相传
C. 殚精竭虑 始终如一 历久弥新 一脉相承
D. 殚精竭虑 一如既往 永葆青春 薪火相传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空:
攻坚克难: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现在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的完成任务;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殚精竭虑”只形容费尽心力的过程,而“攻坚克难”则既表示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有圆满完成任务的结果。从句意来看,“攻坚克难”更符合句意。
第二空:
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句中表现屠呦呦在荣誉面前态度人民币仍和以前一样。故选用“一如既往”恰当。
第三空:
永葆青春:指长久的保持年轻;
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此处,“历久弥新”表现了古老的中医药经历了长久时间而更有活力和价值。
第四空:
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句中表达了希望中医药人才能够把中医药学问和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故“薪火相传”更为恰当。
故选B。
3. 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 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 ②句删除“的原因”。
C. 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 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C.③句是个条件关系复句。应把“只要”改为“只有”;或把“才”改为“就”。
故选C。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南乡子,词牌名。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D.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战国时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D.“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错,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故选D。
5. 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