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雷响起,生灵们蓦(mò)然掀开暖暖的棉被,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风雨中洗漱梳妆。 B. 夏日,蜻蜓们身着五彩斑谰的外衣,宛若仙子一般翩跹(xiān)起舞,自由而灵动。 C. 秋风********绚丽的红色浸(qìn)透了深秋的湛蓝,枫叶上写满了诗韵,飘逸而洒脱。 D. 过冬的候鸟在湖面上或逍遥地游弋(yè),或冲天而起,浪漫的舞蹈撩拨着人的心绪。 【答案】A 【解析】 【详解】B.五彩斑谰——五彩斑斓; C.浸(qìn)透——jìn; D.游弋(yè)——yì; 故选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二十年前,我来过一次敦煌。虽然时间仓促,只能浮光掠影,却被她的美深深震撼。 B. 进入莫高窟,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那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入了千年前。 C. 遥想当年,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D.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西亚文化摩肩接踵,不断传播到敦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这里指对敦煌的印象不深刻,符合语境; B.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这里用来形容泥塑和壁画生动,如同真的一般,符合语境;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这里用来形容当年敦煌人的多和连续不断,符合语境; D.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这里用来指文化的碰撞,不符合语境; 故选D。 3.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一项是( ) ①建设低碳城市,不仅要答好“技术题”,更要答好“治理题”。 ②城市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 ③未来,支柱产业不同的城市,要因地制宜设计减碳方案,细化激励机制与约束办法. ④家庭排放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构成,需要疏堵结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⑤自2010年开始,我国先后开展多批次低碳城市试点,各地探索出不少创新举措。 A. ④①②⑤③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①⑤③④ D. ①②④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本文围绕“低碳”展开;②句总领整个语段,引出话题“低碳”;接下来①句承接②句讲“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强调“治理”的重要性;⑤句③句按照从过去(2010年)到未来的顺序,讲城市如何“治理”,实现“低碳”,最后④句补充说明“家庭”方面如何做到“低碳”;故排为:②①⑤③④; 故选C。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方”可计量面积,“石”可计量容积,“寻”可计量长度,“更”可用作夜间计时。 B.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体例。 C. 《乡愁》《回***》《我爱这土地》的作者分别是余光中、贺敬之、艾青。 D. 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都是俄国作家,其中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项》,契诃夫的代表作有《万尼亚舅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B.“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错误。《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故选B。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B. 重视不重视、落实不落实,决定了道法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C. 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地领土面积的18%左右。 D. 神舟十四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赴苍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可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加“的水平”等; B.两面对一面,可在“在立德树人中”后加“能否”; C.重复累赘,去掉“约”或“左右”; 故选D。 6. 综合性学****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三地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思源学校为此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