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9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统筹(chóu) 恬静(tián) 销声匿迹(ruò)
B. 静谧(mì) 禁锢(gù) 开卷有益(juàn)
C. 翘首(qiáo) 渲染(xuān) 气冲斗牛(dǒu)
D. 教诲(huǐ) 闲暇(xiá) 不言而喻(yù)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销声匿迹(ruò)——nì;
C.渲染(xuān)——xuàn;
D.教诲(huǐ)——huì;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开阔 吸收 鉴定 B. 开辟 吸收 鉴别
C. 开阔 汲取 鉴别 D. 开辟 汲取 鉴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1)开阔: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思想、心胸)开朗。
开辟:开创、创立。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让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更宽广,故应填“开阔”。
(2)吸收: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
汲取:意思是吸取、吸收有意义、有营养的部分。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要吸取更多的聪明才智,故应填“汲取”。
(3)鉴定:鉴别和评定(人的优缺点)。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人要善于辨别真假好坏,故应填“鉴别”。
故选C。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兴趣”。
故选C。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博物馆的力量”是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名称,应用双引号表示,且方框一前面的句子表示完整的意思,故方框一依次填双引号和句号。“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是一个疑问句,故方框二应填问号。“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是丰富多彩的藏品的具体举例,故方框三处应填冒号。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A
5. 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 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 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