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暮江吟》导学案.docx


小学 四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6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暮江吟》导学案.docx
文档介绍:
《暮江吟》
学****目标: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学****难点: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情境导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夏天蓬勃旺盛的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是冬天寒冷寂静的美。
那么秋天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同诵读《暮江吟》来感受吧。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理解文题:
暮江吟:吟,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比如我们之前背诵过《石灰吟》,跟《琵琶行》中的“行”和《长恨歌》中的“歌”一样,是不同的诗歌行式。
通过题目,你能知道时间吗?对,这个“暮”(傍晚)告诉了我们时间。那么“江”就是地点啦。所以,这首诗,看到题目我们就可以猜想是诗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当然就是诗人白居易喔!
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被称为诗王、诗魔。诗王,是因为白居易是唐代留存诗歌最多的诗人,留下了近三千首诗歌。那为什么被称为“诗魔”呢?
根据记载,白居易写诗十分刻苦用心,传闻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反复诵读给身边之人听,然后反复改写,直到身边的人一听就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他才满意。就像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他自己写诗,诵诗,改诗,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所以他被称为唐朝的诗魔!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白居易所作的诗,极具魔力,通俗易懂的字眼表达出的意思让人一看就明白,容易“俘获”人心。
总之,无论是写诗极其投入的魔性,还是诗歌语言情感的魔力,都让白居易无愧“诗魔”的称谓。
创作背景:
《暮江吟》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所以,诗歌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难点问题解析:为什么不说“照”却说“铺”呢?
明确:“残阳”指的是快落山的太阳。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镜面上。而“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状态,所以,不如“铺”形象。
拓展迁移:在古诗《牧童》中“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借这句诗中的“铺”,我们来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效果,是不是也给人一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啊!
但因为是残阳,所以,就有了江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一半碧绿、一半艳红的美景。
“瑟瑟”是青色,这里是指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面。“红”,就是受到太阳照射的江面。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变化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