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新高考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4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前四专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6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说,人总会自主地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情, 好暖恶寒、 好食恶饥、 好乐恶苦、好逸恶劳等都是人性之常。韩非子的这一言论意在
A.为构建法治理论提供依据 B.吸收儒家的有益思想成分
C.奉劝统治者必须勤勉执政 D.阐明人天生具有逐利本性
2.《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根据甲骨文研究成果,《周易》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中的“贞”字就是“占卜”中的“占”字,此卦为大吉大利的好卦。春秋以后“元亨利贞”被阐释为“仁礼义信”四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周易》年代久远导致认知偏差 B.儒家的义理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C.儒学的核心内容不断发生变化 D.儒家思想的宣扬借助于传统文化
3.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认为,周武王伐纣之时,有火德的祥瑞,周是以火德受命天下的,代周的应当为水德,秦朝统一时间太短,不能算作统一,而汉就是以水德受命代周的。这反映出汉代儒者
A.极力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B.利用神学以论证统治的合理性
C.尚未打破对鬼神的崇拜 D.神化儒学以巩固儒学独尊地位
4.朱熹要人们通过“格物”接受封建道德观念,王阳明则认为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通过“致良知”就可以了。这反映出
A.封建专制思想日趋强化 B.心学旨在改造理学本原
C.儒家认识论出现了分歧 D.心学逐渐脱离传统儒学
5.关于明清之际思想的性质的讨论,主要有下表中的两种观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第一种
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似,是近代的曙光
第二种
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谈不上“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A.明清之际出现了近代思想 B.研究者角度影响历史结论
C.明清思想突破了儒学框架 D.历史研究难形成统一观点
6.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上,儒者本天;在数学上,算在六艺;在农学上,农为政本;在医学上,医为仁术。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学
A.适应农耕经济需要 B.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覆盖的领域比较广
7.右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A.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8.据粗略统计,明代“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其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这一现象反映出
A.文学发展至明代达到了顶峰 B.明代文学题材内容广泛
C.社会矛盾激化促进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