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9月)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 经世致用思想 B. 批判君主专制思想 C. 自由平等思想 D. 重农抑商思想 2.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8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突破10万亿美元,2006年突破20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30.6万美元。在2009年元月1号这一天,欧、亚、美报刊上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有影响力》,法《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中国则用“和平崛起”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这是因为我们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 ) ①民为贵,君为轻 ②人性本善 ③己欲立而立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3.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孔子韩非子荀子 B. 韩非子商鞅孟子 C. 荀子商鞅老子 D. 墨子韩非子荀子 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 A. ***开始用于军事 B. 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C. 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 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 ①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②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③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 ④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