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 观刈麦-2020年中考语文之名句默写失分点清零(诗歌).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 观刈麦-2020年中考语文之名句默写失分点清零(诗歌).docx
文档介绍:
观刈麦
白居易
【原文解读】[来源:学*科*网]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①黄。【1】
妇姑荷箪食②,童稚携壶浆③,
相随饷田④去,丁壮在南冈。【2】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⑤惜⑥夏日长。【3】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⑦,
右手秉⑧遗穗,左臂悬敝筐。【4】【5】
听其相顾言,闻者⑨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⑩德,曾不事农桑11。
吏禄12三百石13,岁晏14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①陇 :同“垄”,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②箪食:装在箪笥里的饭食。③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④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⑤但:只。⑥惜:盼望。⑦傍:同“旁”。⑧秉:拿着。⑨闻者:白居易自指。⑩输税: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11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12吏禄:官吏的俸禄。13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开篇交代农家五月的小麦成熟的状态,引出下文对农民劳动的描写。
【2】描写农家在麦收时期的繁忙程度:老人孩子都参与了麦收的活动。
【3】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正面突出农人生活的艰辛。“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写出了人物的矛盾心理。
【4】贫妇人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5】以上内容诗人通过正侧面描写,心理描写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繁忙、
:14晏:晚。)
贫苦。
【易错点拨】
①陇:不要写成“垄”“垅”等。
②饷:左边是“饣”,不要写成“响”。
③禄: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
【参考译文】
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来源:学科网ZXXK]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来源:学+科+网]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来源:学科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