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020年中考语文之名句默写失分点清零(古文).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020年中考语文之名句默写失分点清零(古文).docx
文档介绍: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原文解读】
余幼时即嗜学①【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②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④。【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5】既加冠⑤,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⑥、名人与游⑦【6】,尝趋⑧百里外,从乡之先达⑨执经叩问⑩【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1【8】。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2,俯身倾耳以请【9】;或遇其叱咄13,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14悦,则又请焉。【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①嗜学:爱好读书。②假借:借。③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④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⑤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⑥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⑦游:交游。⑧趋:奔赴。⑨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⑩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11辞色:言辞和脸色。12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13叱咄:训斥,呵责。14忻:同“欣”。)
段解:叙述幼时求学的情形,写出求学的勤和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①,行深山巨谷中,穷冬②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11】至舍,四支僵劲③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⑤,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⑥,主人日再食⑦,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⑧,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1】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基调。
【2】交代自己解决幼时“嗜学”与“家贫”之间矛盾的方法。
【3】写天气严寒、家道贫困和作者坚持不懈的精神,用学****态度和学****条件的对比突出作者的勤奋刻苦。
【4】表现作者坚守信约,讲究诚信,绝不耽误还书的日期,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
【5】交代作者最终能够借到书看。
【6】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
【7】表现作者求学不畏路途遥远。
【8】描写“德隆望尊”的先达严厉的状态。
【9】表现向老师求教时的恳切和虔诚。
【10】以上内容写自己
⑨,烨⑩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11处其间,略无慕艳意。【1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①箧:箱子。曳屣:拖着鞋子。②穷冬:隆冬。③僵劲:僵硬。④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⑤沃灌:浇水洗。⑥逆旅:旅店。⑦日再食:每日两餐。⑧被绮绣: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的丝织品。⑨容臭:香袋子。臭:气味,这里指香气。⑩烨:光采照人。11缊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
段解: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出求师之难和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尊师重道。
【11】以天气的严寒,路途的艰险,身体的负重来衬托行路的凄苦,突出求学精神之顽强。
【12】突出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衣着的寒酸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我的志趣所在。为揭示作者不慕富贵,以学为乐的精神境界作铺垫。
【13】表现了作者求学经历中的“苦中有乐”。
【易错点拨】
①砚:左边是“石”、右边是“见。
②叱咄:都是“口”字旁,特别是“咄”不要写错为“拙”等。
③屣:外边是“尸”、里面是“徙”,不要写成“徒”。
④皲:左边是“军”、右边是“皮”。
⑤衾:上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