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课外诵读诗词(教师版)-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 (2).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7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课外诵读诗词(教师版)-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 (2).doc
文档介绍:
专题6:八年级课外诵读
一、【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拣尽寒枝不肯栖”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品质?


【答案】
1.描写的意象有“缺月”“疏桐”“漏”“人”,渲染了寂寞清冷的氛围。
2.这句词的意思是孤鸿找遍所有寒枝也不肯栖息,表现出词人志趣高洁、坚守理想的品质。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其中的意象有“缺月”“疏铜”“漏”“人”,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诗人感情的揣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二、【2020·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答案】
3.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4.示例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二:“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解析】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
4.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学过的诗文作答即可。如:“树梢树枝树根根”——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亲山亲水有亲人”,说“我”与***亲人是一家人。
三、【2020·四川中考真题】阅读《采桑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5.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6.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答案】
5.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的心境。
6.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下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解析】
5.本题考查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