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课外诵读诗词(教师版)-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49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课外诵读诗词(教师版)-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doc
文档介绍:
专题3:七年级课外诵读诗词
一、【2020·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春夜洛城闻笛》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借景抒情,借回乐峰、受降城、丘陵下的沙地等月下景色。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夜上受降城闻笛》景中寓情,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含蓄地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二、【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


3.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答案】
2.“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闹,以声衬静,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3.敲,敲击,一个动作。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解析】
2.这道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注意题干要求: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黄梅时节家家雨”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诗画,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震耳欲聋的蛙鸣,反衬出了一种江南夏夜特有的寂静的美。蛙声愈是此起彼伏,愈是震耳欲聋,就越突出了夏夜的寂静。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3.这道题考查对诗歌词语的赏析。“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燃尽,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诗人独自静静地敲着棋子,看着满桌的灯花,友人久等不至。一个“敲”字,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孤独的心情。
三、【2019年中考四川攀枝花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