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三、爱莲说.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三、爱莲说.docx
文档介绍:
三、爱莲说
[真题链接]
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洗  
(3)香远益清 益: 更加  
(4)亭亭净植 植: 竖立  
(5)宜乎众矣 宜: 应当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爱菊:花之隐逸者也。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每点1分,共2分)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4分)
[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①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②开?”盛极必衰,乃盈虚③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桂》)
[注]①斛(hú):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②次第:依次。③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只  
(2)可爱者甚蕃 甚: 很  
(3)不蔓不枝 枝: 旁生枝茎  
(4)莫能如桂 如: 比得上  
(5)乃盈虚一定之理 理: 道理  
2.请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2)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
只是它有缺憾的地方,就在于满树的花一齐开放,不留一点余地。
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中,作者描绘莲的生长环境来赞美君子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品行;【乙】文中,作者由 桂花开时满树芬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