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攻略27 频考字形+文言虚词+古诗文梳理+话题语段素材-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早读攻略.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7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攻略27 频考字形+文言虚词+古诗文梳理+话题语段素材-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早读攻略.doc
文档介绍:
真知卓见(灼)
真象大白(相)
浅尝则止(辄)
重重迭迭(叠)
作奸犯课(科)
照本宣课(科)
照然若揭(昭)
招惹事非(是)
仗义输财(疏)
张惶失措(皇)
彰善惮恶(瘅)
战战惊惊(兢)
斩钉接铁(截)
玷玷自喜(沾)
玷亲带故(沾)
令人乍舌(咋)
口干舌躁(燥)
不骄不燥(躁)
再接再励(厉)
栽脏陷害(赃)
古今杂揉(糅)
陨身不恤(殒)
纭纭众生(芸)
越俎代包(庖)
沿木求鱼(缘)
圆林圆丁(园)
圆地圆艺(园)
(一)之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3)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桃花源记》
一、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2.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沿着、顺着)
2.芳草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4.复前行(又)
5.欲穷其林(尽)
6.林尽水源(尽头)
7.才通人(仅仅、只)
8.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9.桑竹之属(类)
10.悉如外人(全、都)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12.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4.乃大惊(于是、就)
15.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6.具答之(详细)
17.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18.咸来问讯(全、都)
19.率妻子邑人(率领)(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
20.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隔绝、不通音讯)
22.乃不知有汉(竟然)
23.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2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详细)
25.皆叹惋(感叹)
26.延至其家(邀请)
27.此中人语云(告诉)
28.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必)
29.便扶向路(沿着、顺着)(先前的)
30.处处志之(做记号)
31.及郡下(到)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