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八、桃花源记.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2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八、桃花源记.docx
文档介绍:
八、桃花源记
[真题链接]
(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豁然开朗     豁然: 开阔敞亮的样子  
(2)阡陌交通 交通: 交错相通  
(3)悉如外人 悉: 全,都  
(4)泉香而酒洌 洌: 清  
(5)杂然而前陈者 陈: 陈列,摆开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水边上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
①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②桃花源中的景象。(每点1分,共2分)
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4分)
《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2分)
《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2分)
[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伯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老子·第八十章》)
[注]①使:即使。②什伯之器:效用超过十倍、百倍的器具。③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才通人        才: 仅仅、只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类  
(3)具答之 具: 详细  
(4)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徙: 迁移  
(5)无所陈之 之: 音节助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