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专题精讲精练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满分训练
(一)良渚文化:文明的曙光
【新闻一则】
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距离“良渚”两字首次出现在考古领域,已经过去了80多年。良渚遗址拥有水利系统、分等级墓葬、祭坛、以玉器为代表的礼器,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目前主流的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接受了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观点。
(选自 “中国新闻网”2018年1月27日)
【文化名片】
名称
良渚文化
区域
代表遗址为良渚,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
存在时间
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发现时间
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后来又有不断的发掘与发现。
古城状况
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出土文物
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价值意义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良渚社会已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会,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玉琮之首】
整器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整体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纹饰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节琢刻一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图案,这种简化的人兽组合结构,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
这件玉琮是浙江省博物馆参加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展示的三件宝藏之一。它彰显了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良渚文化的印记,刻在玉琮上的“神人”和“神兽”将那个时代部族信仰与高超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节目现场,001号解说员张国立都忍不住感叹:“玉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物力证,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而网友们也纷纷直呼:“太震撼了!几千年前就有这样的文明水准,古人总能一次次打破我们的想象。”
【玉器大观】
玉璧 玉玦 玉筒形器 玉龙 玉斧
小帖士:礼制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贵贱、上下、尊卑、亲疏的隶属关系。良渚文化的用玉制度正是表现了这样的关系。以用玉制度为主要特征,表明了良渚文化礼制的产生,这无疑是社会发生质变的表现。
【名人观点】
中华文明当然有它的青铜文明,狰狞、冷漠的青铜文明,但是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还有一种温和、玲珑剔透、娇小的文明,就像良渚的玉器。玉,有一种温润的感觉,一定是小巧亲切的。我们不要遗憾良渚文化中没有出现高大鼎器。我们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另一种形态,它属于江南,它属于长江流域,属于杭州湾和杭嘉湖平原。长江是温润的,亲切的,具有亲和力。——余秋雨
1.阅读“新闻一则”,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本后,对“良渚文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渚文化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毋庸置疑,并且得到世人的认可。
B.我国最早的朝代不是夏、商、周,而是良渚朝,这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制社会。
C.良渚古城规模之大,表明当时已有很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文明的程度。
D.良渚文化是我国南方社会发展的代表,表明它与黄河文明发展是并驾齐驱的。
3.为什么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